第30章 精彩对话·激情辩论(12)(1 / 3)
主持人:这个问题咱们私底下聊,几位老师说的话可能也是不好说。
另一位观众:我也给你解释一下,你看这样管不管用。相当于有两套房子让你选,一套房子可以按年租,你的租金一般一年一付,或者半年一付;还有一套房子是70年的,租金一次性付清。这两种情况下你选择哪一个?你肯定选择前者,在我看来买房实际上是一次性支付70年租金。你只有70年的使用权,相当于是租了70年,而且一次性交清。这样的情况下我不如租一套房子,半年一次交租金也可以。这是我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买房子的原因。但是我买房也买得起,但是因为这个问题我没有买房。不知道这个解释能否令你太太满意?
时寒冰:我也回答一下,在做节目以前,有人也问我类似的问题。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我说你现在先别买房,你选择投资,将来买更好的房子。给你一个好的预期。至于什么时候买,明年买?后年买?70岁买,80岁买,那是以后的事了。
曹建海:从理性角度来看,现在绝对不适合买房。买房子一定要看30年,要有长远眼光。你太太特别想买到这个房,我建议坚决予以拒绝。你可以通过不同的人士,包括心理学家、亲戚朋友开导她,让她放弃这个想法。因为这个想法将来会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想办法让她高兴就行,不买这个房仍然是能够过得很好。
主持人:感情问题咱就别讨论。
曹建海:穷人可能幸福,富人可能不幸福。因为家庭方面的这种损失,富人感情上的损失其实冲销了他的财富带来的幸福感。在家庭中,有一块圣地是不可交易的,那里是至高无上的。这个可以通过心理开导去获取平衡。
主持人:在刚才节目当中三位嘉宾分别阐述了他们的观点,关于上半年房价的突然飙涨以及对于今后房价变动的话题三位也是各抒己见,观众也提到有一些刚性需求,比如房子我还是要买,我什么时候来买?曹建海先生有什么观点?房价跌到什么时点,对刚性需求的人是购房机会?
曹建海:我可以不考虑情感因素,但我觉得对于公众而言,住房本身就是实现居住的效用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获得房屋的使用权。获得住房使用权目前有两种可行的方式:一是租赁房屋;二是购买小产权房。我不主张消费者追涨杀跌,如果去追涨跌的话,你不抛掉是赚不了钱的。但是如果大家都抛售的话,都会赔钱。在这个投机的市场,实际上只有少数抛出房屋的人赚钱。如果是对大家的建议,我不主张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收入。对于公众来讲,还是应该通过踏踏实实的劳动获取报酬,我反对通过投机的方式获得短期的利益。当然,如果你不断追涨,我想最终会吃亏的。
主持人:如果我们抛开这个感情因素不讲,对于这些一定要买房的人,比如家里给了指标了,不买房就不结婚了。
曹建海:对,这就是感情因素啊,也是重要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要综合考虑。如果不买房就不结婚了,这个房子就算贵一些,损失一些也无妨;否则,你遇到的损失肯定更大。
主持人:您既然说到房价必然有一个回归,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曹建海:刚才有观众提到这个例子,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主持人:您告诉我们一个时间,或者一个降价程度?
曹建海:我认为应该到2012年买房。因为即使明年(2010年)房价回落,实际上也是一个比较缓慢的回落过程。如果按照正常的判断,到2012年就到低谷了。作为消费者,如果需求不是十分迫切,要等到低谷确认之后再买房。
主持人:两位觉得2012年这个预判,你们同意吗?
牛刀:在去年12月24号,我们都对整个楼市走势作了一个基本的评估。我当时专门写一篇文章,提出白领家庭晚两年买房少十年打拼。这篇文章出来以后反响特别大。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破产以后,我们的产业政策、货币政策也相应调整。把原来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大幅度降低了,把原来的加息全部下调;产业政策方面也松动了。
我在2008年12月24号对市场一个基本的评估当中,这个因素考虑得少一些。但是我现在仍然坚持晚两年买房,少十年打拼。我这个起点还是从2008年12月底,从那个起点算起。2009年加上2010年一年,这两年过了以后再买房。我当时还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现在房地产的秩序非常混乱,你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是不真实的。那么这种不真实的市场状态,它会误导很多买房子的人。总有一天这种真实的信息披露出来,房价的真实面目暴露在公众的眼前时,房价肯定会回调。这是我当时的主要考虑。
事实上,当时市场评估提供一个佐证,假按揭就是当时暴露出来的。2009年上半年公布受理的假按揭、退房潮、退地潮案件,全国有69000多起,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高于2008年同期10%以上。这个时候出现的很多东西,都会在这一两年慢慢暴露出来。还有上海塌楼,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