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曾宪梓:小剪刀裁出的金利来(2 / 2)
入了他自己的设计方案,精心制作成了4条新领带。他把自己做的领带和几条外国名牌领带混在一起,请一位领带行家鉴定。那位行家看来看去,一口咬定这些都是进口产品,还肯定地说:“香港的领带业我清楚,像这样面料考究、做工精细、款式新颖、质量上乘的领带,只有外国才能生产出来。”
质量提高了,但是没有固定的客户和销售渠道,曾宪梓只有自己出去推销。在这期间,他受尽了白眼和冷遇,但都忍了下来。后来,他来到地处旺角的瑞兴百货公司。公司经理看过他的领带,虽然对质量赞不绝口,但是担心在顾客中没有影响,难以卖出。曾宪梓灵机一动,对经理说:只要经理能把他做的领带与进口领带陈列在一起,价格上他只要收回成本就行!
曾宪梓做的领带终于在大商店中挂了出来,而且是与外国名牌挂在一起。果然不出曾宪梓所料,购买者被那新颖的款式、独特的花纹、地道的进口面料和精湛的工艺所吸引,而且价格也大大低于同等质量的进口领带,买领带的人蜂拥而至。
香港的商业信息是最灵通的,从瑞兴公司传出的消息,立刻引起了许多大公司、大商店的注意,一时间,竟形成了一股抢购曾宪梓领带的风潮。当时一般的香港产领带只卖6港元一条,曾宪梓的领带卖到99元,仍然供不应求。曾宪梓的“一人工厂”再也无法应付如此之多的订货。他迅速扩大了工厂规模,招募了一批工人,并且以“金狮”为商标,初步确立了自己的名牌地位。“金狮”在香港站稳了脚跟。
曾宪梓并不满足于现状,总认为“金狮”产品的销售量还不够大。他不断征求商店和顾客的意见,改进产品质量。同时,他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有的顾客把“金狮”领带拿在手里左看右看,似乎无可挑剔,可是最后还是丢下来没有买,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后来有一位朋友告诉他,问题恰恰出在“金狮”这个商标上,因为在粤语发言中,“狮”与“蚀”很相近,“金狮”很容易被听成“金蚀”,也就是赔本的意思。在香港人人都想发财,不管是办企业的,还是经商的,哪有愿意赔本的呢?
曾宪梓苦思冥想,香港人多半熟悉英语,“金狮”的英文拼写为goldlion,而后半部分的lion读音很像粤语的“利来”两字。“金利来”,金也来利也来,这个不但符合人们发财的思想,而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这个应该很好。于是就用“金利来”作为新的商标。“金利来”商标一问世,果然使曾宪梓的领带生意更上一层楼。人们被这个“吉利”商标所吸引,很自然地就激起了购买欲。
在精心研究外国名牌领带成功奥妙的过程中,曾宪梓成功总结了一套创造名牌产品的必由之路——追求卓越,即选用最好的原料、最新的款式、最优的质量和精工制作,以及永不停止的广告宣传。他靠自己的智慧与毅力白手起家、辛苦奋斗,踏平了道路崎岖的山岭,登上了人生中的一个个高峰,终于将他的名字载入商界风云人物的名牌榜。
曾宪梓说过:“做生意是智慧的较量,是自己与自己斗争,自己考验自己。”纵观成功者们走过的创业路,有的曲折蜿蜒,有的辉煌灿烂,但是大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