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主顾开拓 (8)(2 / 3)

加入书签

辛辣。但是我觉得他的结尾有一点点问题,于是我就对他说:“刘科,你的文章我认真地看了一遍,我感觉这个结尾还欠完美,如果结尾完美一些,这个文章和鲁迅写的没什么区别了。”他说:“响华啊,你讲的话我真听进去了,我也感觉那个结尾是有点问题。”我赞美的方法是前面压一下,后面扬一下,他很开心。不久,他就把我提拔为业务经理,估计是他比较欣赏我做事用心。有一个女孩子叫蔡少林,也是很会赞美的。当时我孩子两岁多,我带孩子到她部门办事,她看到我的孩子,说:“老杨啊,这个孩子长得不像你哦。”我就着急了,我说不像我像谁啊?她说:“哎呀,你这个孩子,吸收了你们两个人的优点,比你们两个都长得好,面相长得比你们两个未来都有出息。”她还说要是小孩眼睛旁边这颗痣长到下巴上,他以后的成绩是你的10倍以上,但是目前面相,未来的成绩也会远远超过你啊。作为家长,谁听了这个话不开心?

第三,要用递进式赞美。所谓递进式赞美,就是用递进的句式,像“不但……而且……更难得的是”。比如说李先生不但为人好,家庭也经营得很成功,更为难得的是乐于助人。平安保险深圳分公司原来的石总,当时对我的赞美我永远记得,他说:“响华,你是个人才,你不但能做,而且能说,更为难得的是,你还能写,这样的人才平安太少了。”这个话我经常拿出来讲,我说这是对我最高的评价。然后石总又说:“我保险做得很好,但是说不出来。有些人能说不能做,有些人是能做能说,但是他不会写。而你又能做,又能说,又能写,所以非常了不起。你要好好利用你的价值,未来一定会更美好。”后来石总去上海的时候,打电话要我去,我也毫不犹豫地去了。士为知己者死,他是赏识我的,也可以说是一种赞美的力量感动了我。

第四,赞美一定要养成习惯。要学会赞美你周围所有的人,而不是刻意地赞美某一个人。很多人为什么觉得赞美的时候不自然?因为中国人不太习惯赞美别人,从小父母亲总是习惯看孩子的缺点,总是指出你这里不对、那里不好,所以中国人很吝啬赞美。中国人是棍棒教育,西方是赏识教育。国外有一个教学案例,名字忘记了,说是一个黑人总统,小时候成绩非常不好,而他的老师发现了他的优点,最后他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我们小时候读课文里的爱因斯坦,当时做板凳做得很丑,但是他的老师发现了他的优点。

当代中国也有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叫周弘,他是全世界第六种教育方法的创始人,做赏识教育中国第一。周弘本身只有初中文化,他有个女儿叫周婷婷,小的时候生病,青霉素注射多了,导致孩子聋哑,听不到,也不会讲话。孩子慢慢长大以后,他希望他的孩子能够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去读书,可是孩子只读到一年级,老师就不要他读了,因为10道数学题她只做对了一道,9道都错了,小孩受到很大打击。正规的学校都拒绝她,因为聋哑学生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都不接受她。但是周弘不想把孩子送到残疾学校去。后来他看了国外的教育案例,包括海伦·凯勒等,决定要亲自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就辞去工作,专门教育小孩。

他从来不给孩子打叉,他会对女儿说,你真棒!虽然女儿听不见,但他会比画给女儿看—你比爸爸棒。他觉得小孩都是天才,没有庸才,只有放错了位置的天才,他认为女儿也是天才,就不断地鼓励她,不断地用他最大的努力去做,孩子的耳朵听不见,后来通过助听器,孩子慢慢可以听见,又慢慢学会了说话。周婷婷后来成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保送去哈佛读大学,成了博士。后来周弘老师专门办了一个学校,专门教聋哑小孩,把他们都当正常的孩子看。比如说小孩犯了错,他不是责怪,而是鼓励—你真的很棒。通过一些赏识的方法鼓励小孩子。很多不听话的小孩,经过他的教育,几年以后都很孝顺,很懂得感恩,而且非常努力。他不是告诉孩子我要你去学,而且想办法让他们觉得自己想学,别人称他为“赏识爸爸”,其实他所做的简单地讲就是“告诉你的孩子,你是最棒的”。现在周弘讲课的出场费都在10万元以上。

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有一个小男孩,老是喜欢发脾气,他爸爸就用两件事情启发他。首先,爸爸把他带到一个空旷的山谷里,对他说,现在你骂人吧。你大声地骂,想骂谁就骂谁。他发现他骂别人的时候,回应过来也是骂他的。而当他说“我爱你”,对方回过来也是“我爱你”,也就是说,生命有如谷中回音。你怎么喊,它就怎么答,你抱怨社会,社会就会抱怨你。你赞美社会,社会就会赞美你。其次,爸爸拿了一根扁担,要儿子把钉子钉进去,然后又拔出来,那根扁担上留下了一个很深的窟窿,然后爸爸告诉儿子,当你抱怨别人的时候,当你指责别人的时候,就像这个钉子一样扎在别人的心里,拔出来也有伤痕。当你赞美别人的时候,收获的是完整的。

赞美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年轻人,任何一个人都是渴望被赞美的,被赏识的,因为这是从人性的内心散发出来的,你赏识我,我才会接受你。所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