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大元义诬告副王(1 / 3)

加入书签

因为大公主贞贤来上京完婚,副王大宏临为了向妹妹表示祝贺,特别给百官放假三天,全城庆祝。到了第四天,副王主持朝会,却发现大内相张文休没有出来领班。副王正在纳闷,有值殿官来报,说大内相府的管家送来一份奏折。副王把奏折打开一看,才知道大内相已经辞官并且于昨晚离开上京,不禁目瞪口呆。

副王见百官都在向他观望,就向百官宣布道:大内相张文休奏请辞官,已经于昨晚离开上京。

百官都很吃惊,不禁纷纷议论起来。

右相大元义对张文休辞官虽然暗中窃喜,却又要本能地向张文休进行攻击,便乘机奏道:张文休目无王廷,擅离职守,辜负君恩,罪同叛逆。请副王降教,速派禁卫军将他捉拿归案。

副王心情烦燥,斥责道:他奏请辞官,光明正大,何罪之有?宣诏省将大内相奏折速报东京行宫,请基下任命新首相辅国。

大元义奏道:此事重大,臣愿亲自到东京面奏基下。

副王巴不得大元义离开上京,当即说道:右相是宣诏省主官,去东京禀报此事正是你份内职责。你即刻出发吧。

大元义应道:臣即刻出发。

三王爷大宝方护送驸马和公主的车仗比大元义先一ri到达东京。文王见张文休不仅让张茂林夫妇来上京谢恩,而且让次子也来上京陪驾,知道这是张文休有意做出的效忠姿态,心中很是畅快。

文王接受了驸马夫妇的谢恩叩拜之后,兴奋地宣布:敕命张茂林为驸马都尉,统领东京禁卫军。

大宝方见文王满面chun风,心情欢快,就乘机奏道:张茂森尚未入仕,请基下封他官职,好让他为国效力。

文王想了一下,说道:张茂森是二公主大贞惠的未婚驸马,迟早要委以重任,暂且让他在你手下效力,以后再正式任用。

大宝方心中的石头落了地,高兴地应道:臣心中有数。

次ri,大元义到了东京,他是专程来弹劾张文休的。虽然张文休已经自行离职,可是大元义还是要乘机诬陷,必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大元义到了东京王宫,立即来到上书房请求见驾。文王正和大宝方在议论张茂林和张茂森兄弟来到东京后将对上京产生什么影响。

孙力士进来禀道:右相大元义在宫外,说有急事奏报。

文王道:他怎么来到东京了,快召他进来。

大元义应召见驾,向文王奏道:张文休恃权罢朝,致使上京朝会一片混乱。请基下降教,治张文休大逆之罪。

三王爷大宝方颇感意外,急忙问道:他为何罢朝?总该有个理由吧。

大元义向文王奏道:他奏请辞官,留下一纸奏折,就不辞而别。副王命臣将他奏折带来,请基下裁定。

大宝方斥道:他有奏折,你为何不早说?是不是别有用心?

大元义反驳道:我向基下奏事,你从中干扰,又是何居心?

文王道:你们不要争了。快把张文休的奏折呈上来。

文王看了张文休的辞官表,向大宝方问道:大内相可向你说起过他要辞官?

大宝方奏道:没有说起过。

文王道:他奏折中说张家领受的王恩太多,不该再占据首相之位,情愿辞官让贤。你们对此有何评论?

大元义抢先奏道:张文休目无王廷,擅离职守,应该论罪。

大宝方奏道:张文休不恋权位,主动辞官让贤,高风亮节令人钦佩。

文王道:他留下奏折,离京而去,是表明不再做官的决心。孤王就依了他吧。你二人听教。敕命大元义为大内相,大宝方为右相,同去上京辅佐副王,即ri赴任。

二人应道:臣领教。

大元义和大宝方一路同行,往上京赴任。两个人的心情却完全不同。大元义没有料到张文休让出来的首相职位会落到自已的头上,从此以后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大臣,不仅大宝方要受他挟制,就连副王大宏临也不敢再轻视,心中充满喜悦,一路上谈笑风生。大宝方虽然正式出任右相,却是位在大元义之后,心中既喜又忧,一路上很少说话。

副王大宏临对堂叔大元义一向没有好感,现在这个讨厌的堂叔被父王任命为首辅大臣,从此每天朝会都要听他胡说八道,真是无法忍受。所幸的是三叔大宝方来任右相,又让副王感到欣慰。

这天朝会,大元义果然站出来发难,他向副王奏道:臣受基下重托来辅佐副王,不敢不jing心尽职。前大内相有两件事做得不妥,请副王殿下降教纠正。一是应将王进义立即收押看管,二是以后军营中不得再唱歌曲。

大宝方奏道:王进义在禁卫军中任教官,已被基下默认,大内相不必再提。军营中唱唐诗,有助军威,并无损害,何必禁止?

大元义奏道:文王基下明令扣留平卢节度使的使节,副王私下任用做教官,是违教行为,必须纠正。军营唱歌,不伦不类,也应立即停止。

副王训斥道:这两件事都是本王作主,与前大内相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