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4 / 7)
贾白氏披着薄若轻纱的睡袍,玲珑曲线一览无遗,半眯着睡意朦胧的眼睛,一手举着烛火,一手挡着火光,惊讶地看着趴在地上的俊美少年,一时恍若梦境,张着嘴竟说不出话来。
这康七机敏非常,见此阵势,已知无有风险了。马上一跃而起,一口吹灭了烛火,一把抱住了贾白氏…
“
五
天色微亮,鸡还未鸣,这时,只听贾府里象炸了锅似的闹嚷起来,大呼小叫的婢奴,手忙脚乱的家丁,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一会,一队官府衙役在县令师爷的带领下呵欠连天地进得府来了。
再一会,须发皆白的贾白氏父亲白员外也带一队家丁匆匆赶到。
一身白褂染了半身血的贾一慈目无表情地呆站一旁。
杵作和师爷在一边察看着躺在床上身首异处的贾白氏一边在低声交流。
白员外被众人拖着仍使劲欲挣脱去与贾一慈拼命,口里不住地叫骂连连,他是认定贾一慈就是凶手。
不幸的是持这观点的不单是白员外一人了,杵作和师爷在察看完完好的门窗外,也一致认为贾一慈嫌疑较大。
师爷低声和县令交谈了一下,随即听见县令大喝一声:“把贾一慈给我拿下!”
衙役们终于有事可干了,精神一振,凶神恶煞般将镣铐往贾一慈脖子上套来。一边锁一边对着贾一慈念念有词,不知当时的衙役在拘人时是否也念——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放弃这个权利,那么你所说的一切将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六
贾一慈的第一次提审是在收监的第三天。这中间的缘故是由于该县太爷并非一草菅人命的昏官,在大多数没什么大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他还是能尽忠尽职,秉公办案的。怎么说也是圣人门生,从小受圣人教诲的。这位县太爷属大器晚成型,中年才考取功名,自知缘浅福薄,不敢过于奢求,也就安安心心做他这个县太爷。这一做就是几任,稳如泰山的原因无它,就是不贪也不廉,不左也不右,不急也不慢,不卑也不亢,不错也不对!反正是一条,管它是对的错的好的坏的,只要是利大于弊的,就是正确的!
看似圣人中庸之道,其实中庸不中庸,只有已自知!
这两天来,县令及师爷作了一番惯例调查,初约具备了开审之条件了。
“啪——”——随着县令手中的惊堂木一响,堂审便开始了。
“带人犯贾一慈!”——县令道。
身着囚服的贾一慈被押上,跪下。
“人犯贾一慈,本官且问你,八月初三晚上,你酒后泄愤,加害于你妻贾白氏,可有此事?”——县令道。
“回大人话,无有此事,草民冤枉,请大人明察!”——贾一慈道。
“那好,待本官宣证人上来,与尔对质,尔可愿意?”——县令道。
“回大人话,草民愿意!”——贾一慈道。
“宣证人白黄氏——”
白黄氏上堂,下跪,请老爷安。
“下面所跪何人啊——”县令道。
“回大人话,草民是贾白氏之母白黄氏,”——白黄氏道。
“好,白黄氏,本官且问你,你女贾白氏何时嫁与贾一慈?其夫妇关系如何?尽你所知,从实道来!”——县令道。
“回大人话,我女贾白氏嫁于贾一慈已有二十三载了,一直倒也相安无事,只是久久不见有生育。每回我女儿回娘家我必再三催问与她,后来经不起我的迫切催问,我女儿便终于吐露了口风——”白黄氏欲言又止,偷偷看了一眼旁边的贾一慈。
“为何住口?快快详尽道来,”——县令道。
“是——是——是我家姑爷不能人道!”
一言出,堂外即刻嘈杂起来。
“宣贾府婢女春兰秋菊——”
春兰秋菊上堂,下跪,请老爷安。
“你俩看仔细了,可认得此物?”
“回大人话,这是我家府上所用的菜刀!”——春兰道。
“如何肯定?”
“回大人话,奴婢一向在厨房帮工,天天用这菜刀,绝不会错!”
“秋菊,你且道来,你家夫人最近有何不妥之事?”
“回大人话,我家夫人这半年多来在老爷外出后常有外人来宿!”
这下堂外可就热闹了,交谈嬉笑声大了起来。
“秋菊,你别乱说。”——贾一慈转头对秋菊喝斥道。
“肃静肃静——啪——”县令急拍惊堂木。
“秋菊,此话可有真凭实据?”——县令道。
“有的,贾府上上下下谁人不知?大人可以问去。”
“大胆,竟敢如此和本官说话!本官是问你自已有无真凭实据?”
“也有的,那男人有次夜深在走廊边欲非礼奴婢,被奴婢咬了一口右手背,奴婢斗胆想,那男人手背应会留下伤疤!”
“好,你可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