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5 / 7)

加入书签

此人名字?”——县令道。

“回大人话,奴婢甚少出府,并不知此人姓名,但却认得此人!”

“人犯贾一慈,你娶妻却不能人道,后又得知其与人通奸,因而怀恨在心,八月初三晚因酒后一时胆壮,取家中菜刀杀妻泄恨,动机明显,时间地点具备,你还有何狡辨?”

“冤枉啊,大人明察,通奸一事草民是刚刚才得知的啊!再说草民当晚并无酒醉,睡前还在佛堂诵了三遍《华严经》,这些众家人均可为证啊!”

“哼——公堂之上,哪容你狡辨,来人,大刑侍候!”——县令正要扔令牌加刑于贾一慈,这时师爷低下头在县令耳边言语了一番,县令改变了主意,即宣择日再审,退堂!

一审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转到后堂,县令一宽衣一边对师爷埋怨:“子清兄啊,你为何要阻拦我用大刑?不然贾一慈可能已经招供了。”

“大人有所不知,这个贾一慈可是一方极有名望之人,为人乐善好施,深得民心,如果贸贸然施于大刑,恐将来发现凶手另有其人时,对大人声望会有所损伤!”——这师爷摇晃着折扇和脑袋慢慢道来。

“莫非子清兄认为凶手另有其人?”

“小人只是心存疑惑而已,大人细想,如果贾一慈真要杀妻泄愤的话,他会用此等手段吗?以他万贯家财,他会去冒这个险吗?况且就算是他想杀妻泄愤,谁会挑到出门刚回来的当晚呢?这一切太不合常理了吧,如果他是酒后一时气愤,那么酒醒后完全可以不报官,只说暴病身亡,即日发葬便完事!”

“子清兄所言极是,那依兄之见,凶手会是何人呢?”

“贾府奴婢所供之姘夫是个重要线索,待小人这几天去察访一下再作打算!”

“如此甚好!”

这个师爷姓郑名天字子清,祖籍绍兴!

郑子清身材瘦长,脸色腊黄,双目深陷,鼻梁却高而挺,尖嘴猴腮,牙黄口臭,总之一副舞台上化完妆的娄阿鼠。心地却是不错,生性淡泊,常存善念,闲来喜吟诗作赋,流连山水!

对于贾一慈这个人郑子清是有一定了解的。因郑子清闲来无事总爱到乡间流连,所闻所见都是百姓对贾一慈的称诵及见到贾一慈亲自舀粥送衣给穷人之感人场面,且见他的药铺是最多穷苦百姓光顾之地,因药好价平,这些种种为富仁义的事迹均让郑子清对贾一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敬佩。

就如众多曾受贾一慈恩惠的人一样,郑子清也不相信贾一慈会去杀人。况且他虔诚礼佛的事郑子清也略有所闻。多年的公门见闻让郑子清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杀人的,有些人你把刀子放在他手上,告诉他眼前是你的杀父奸母大仇人,杀了他复仇并且不用你偿命,就算这样,很多人也只会大声喊:“我杀了你——”然后刀子却始终落不下去。对于这种人来说,杀已比杀人容易!贾一慈应该就是这种人。

另外还有一种人却是杀了人了他自已还在找刚才杀人的原因。如果实在找不出好原因来,那他就放弃,有没有一个好的原因并非是杀人的本意。本意应该是杀了这个人让他感受到了快意,或者是他认为杀人这件事已经成了他的责任了,他必须去完成这个责任。又或者是以为只有杀了这个人才算是帮了这个人,总之,居然能杀同类的人本身就是个奇怪的人了,再加点这些奇怪的理由也就不是那么奇怪了!只是,贾一慈会是这一类人吗?

其实郑子清心里很清楚,不管哪种人,在知道他是何种人之前你是看不出他究竟中何种人的。这种事不同以你在吃饱前可以确定你的饥饿!

不知不觉郑子清来到了贾一慈的药材铺前,他想起他和铺上的王掌柜也是认识的,何不就去会会他,他东家出了这事,从他那儿找点资料也是很正常的!

郑子清走进药铺子之前,王掌柜也是刚刚才回到铺子里来。

今天他去了一趟牢里,自贾一慈被拘押以来,今天衙门里才告知可以去探望,于是,一早王掌柜便备好酒菜,贾一慈素来喜吃甜食,这一点王掌柜是知道的,因此他特意到城里最有名的“真聚楼”买了几大匣点心,到了里边分点给差大哥,兴许日后小处也可方便些。

既是衙门师爷来访,王掌柜自然不敢怠慢,于是,二人坐在了“真聚楼”的一间小雅座里。

一通诸如久仰担待之类的客气吹捧以后,即转入正题:

“王掌柜,不知你家东主可有仇家?”

“我家东主为人如何,子清兄应该略知一二吧,他如何会有仇家呢?”

郑子清点头赞同。又问“既无仇家,又非遇盗,如此看来,你家东主这官司可就吃定了!”

王掌柜急道:“哪如何是好?我家东主是连蚂蚁也不会杀一只的人啊,又怎能去杀人呢?”

“说得也是,不过也非不能,如果是他发现妻与外人有染,心中不忿呢?”

“就算那样,一纸休书不就完事?”

“不妥不妥,那岂不自暴其短?咦,昨日公堂之上,你家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