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宜将波涛葬忠骨(1 / 3)
麻宗道得知梁军突然出现在长江下游的消息,不敢怠慢,急忙一边命人给袁狄等人送信,一边率领三万大军马不停蹄的赶回渡江口岸。
幸亏他反应够快,刚刚回到口岸扎好营寨,对面那只五万人的大军就出现了,发现****似乎早有防范,那只军队出现了一阵短暂的混乱,随后在一名将领的呵斥下,他们很快镇定下来,同样在****的对面拉开架势扎下了营盘,两支军队就这样沿着长江北岸相互对峙,谁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麻宗道知道自己的十二万主力大军就在前方,速度够快的话一两天之内就会出现支援,所以他毫不畏惧,然而他却不明白北梁的军队凭什么敢在这里和他们对峙,要知道,梁军只有五六万人马,若是被他们偷袭自然是损失惨重,可对方现在偷袭没有成功,怎么还有胆量留在这里,难道他们不怕被南陈大军包了后路?
麻宗道的疑惑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因为在收到他的信息之后,预计中的援军始终都没有出现。
不是吴焕隆与袁狄等人不想派人肃清后路,而是他们派出的援军,在中途受到了狙击。
收到麻宗道的信之后,吴焕隆与袁狄的第一反应就是梁军总算出手了,之前一路行来,这仗打得比游山玩水还要顺畅,两人心里早就有了疑惑,如今这支突然出现并企图偷袭渡河船只的军队,总算让两人心里稍安了一些,想来这便是梁军的后手,他们的目的,是想销毁****的渡河船只,把这十五万北伐大军困在长江以北。
要知道,为了让这十五万大军顺利渡江,南陈方面几乎是征收了一切可以用作渡河的船只,整个宜城、襄阳、均州数百里的河段内,几乎已经再见不到其他的南陈船只,若是这批船只被毁,南陈大军起码会被困在江北半个月以上,到了那时,北梁方面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组织反击,在长江以北的地段上,北梁人随时可以召集到比南陈大军更多的兵马。
只是没想到这支偷袭的军队处心积虑,却不慎被麻宗道派出的探哨发现,麻宗道的反应也够快,立刻便拔营回防,即使阻止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自认为看清了北梁人的阴谋,吴焕隆与袁狄便长长的松了口气,两人一合计,觉得只要消灭了这股不知从何方钻出来的梁军,这次战役就基本上算是结束了,所以两人不敢大意,派出了五万兵马增援麻宗道,同时也是想和他合兵一处,把这支军队吃掉,剩下的七万大军,则主动留守南阳,巩固战果的同时防备梁人的反扑。
然而心急着回防的五万大军,在行进到半路的时候,却遭到了北梁军队的伏击。
率领这支军队回防的是袁狄,进攻南阳时被蔡继知抢了头功,袁狄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甚是不忿,所以当得知后方又出现一支军队时,袁狄便主动出面率军回防,一方面是想亲自部署以克全功,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被蔡继知压下一头。
可没曾想大军刚开到之前攻克的一座城镇,却发现城头上飘的不是自家的旗帜,袁狄心里一惊,忙命人前去查探,回报得知镇子里插的居然是梁军的大旗。
袁狄心里咯噔一下,正要命人再探,却突然听到周围一声炮响,随后无数的梁军像从地下钻出来一般,漫山遍野的从四面出现,明亮的盔甲,如林的刀兵,以及随风飘扬的战旗,一下子就让袁狄的心脏跳到了嗓子眼,等到看清那几面军旗上绣的大字,袁狄当即魂飞魄散,在马上抑制不住的惊呼到:“陆人王!”
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的梁军,手里拿的军旗上绣着一个硕大的“陆”字!
袁狄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面平复心情一面高声对周围的军士吼道:“不要慌,就地驻防,来的不是陆人王,梁军肯定是骗我们的!”
北梁与南陈交手无数次,两边都各有一尊军神,“南怀真,北人王”,这两人已经在对方的普通军士心目中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只要不是两人直接对上,一般的对手都是摧枯拉朽,几乎没有任何获胜的机会。
偏偏南陈的军神南怀真年岁太大,这次北伐并没有出面领军,所以在突然面对有可能是陆人王作为主将的北梁军队时,南陈方面的士兵便难免会感到一丝不安。
袁狄之所以这样叫,一方面是他不相信陆人王会出现在这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抚军心。
然而他的努力很快便宣告失败,几乎在他的叫喊声传遍全军的同时,北梁大军发出了如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然后袁狄惊恐的发现,一名骑着青花马、手持偃月刀的将领出现在了北梁的军旗下,这人面容刚毅,须发半白,双眼如鹰狼虎视,举手投足间给人一种岳峙渊渟般的压迫感。
这便是陆人王!
南****神南怀真今年七十有一,陆人王却比他小了整整二十岁,今年刚好五十一,尽管他的须发间已经隐隐能看到雪迹,但毫无疑问,只要南怀真一去,他便是南陈人心里最大的阴影。
陆人王的出现,击碎了袁狄心里仅存的那一分侥幸,也击碎了所有南陈军士的战意,随着潮水般的北梁士兵一波又一波的出现,****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