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宜将波涛葬忠骨(3 / 3)

加入书签

而散,开始在营中四处放起火来。

突遭袭营的****一时不防,还没聚集起来,对面的梁军突然冲出营寨,一股脑杀进了****大营,****就此大败,所有军士抱头鼠窜如瞎了眼的土狗,不辨东西。

关键时刻,麻宗道总算还留有几分理智,他找到了自己的副将,让他立刻组织人手登船渡江,尽可能把所有能带走的人和船都带走,带不走的,全都一把火烧掉。

那副将不干,跪在地上对他说到:“要走也是将军先走,让小人留在这里,组织人手做殊死一搏。”

麻宗道摇头到:“军心已乱,你留在这里镇不住场面,听我的,你赶快带人过江,襄阳城只剩一万老弱残兵,若是被梁人抢了船渡江,你想想那会是什么场面?回去之后立刻禀报朝廷,请求南老将军亲自带兵过江来救援大军,我怀疑陆人王就在这里,其他人来了,都是白搭。”

这副将胆战心惊,听到陆人王的名字时脑子已经乱了,再看麻宗道心意已决,不敢多说什么,重重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带着哭腔喊到:“将军高义,我必禀报朝廷,为将军树碑立传!”

麻宗道轻叹一声到:“我不求什么树碑立传,只求大军能够顺顺利利的回到江南,这一仗,咱们败了啊!”

这话说完,麻宗道便不再理会那个副将,转头高举手中的长剑大喊到:“国家养士三百年,舍生报国,就在今朝!”

他身后数百亲军同时高举手中的武器,齐声怒吼到:“舍生报国,就在今朝!”

一群人冒着滚滚的浓烟和四处涂炭的烈火,重新杀回了大营之中。

麻宗道终究还是死了,但他的死,却让数百艘战船和上万名士兵退回了江南,等到厘清战场之后,陆人王看着那些远去的南陈战船和滚滚的一江波涛,摇头轻叹到:“可惜了。”

他可惜的便是麻宗道看穿了他的计划,让他抢船渡江偷袭襄阳的想法付之东流。

然后陆人王便把麻宗道的人头带到了南阳城下,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告诉南阳城的守军,你们已经没有了退路,事到如今,只有投降一途。

他的计策很有效果,看到麻宗道的人头,吴焕隆与袁狄几乎霎时便脸面惨白,全无血色,他们之所以还能坚持,就是因为麻宗道这支军队的存在,这支军队镇守渡口,可以让****的援兵得以迅速渡江,留给了他们一丝获救的希望,可如今麻宗道的人头在这里出现,那就说明渡口已经失守,现在整个江北,只剩下他们一支孤军了。

然而无论是吴焕隆、袁狄,又或是陆人王,都未曾想到,江北其实不仅仅只剩下南阳城这一支****,还有一支军队,尽管人数不多,却正在努力的想着办法为****解围。

这支军队,便是顾正武率领的去信阳城露面的那两千人马。

按照原来的计划,顾正武需要率领这支军队在信阳城下露一面,让信阳和沂州的梁军不敢轻举妄动,然而由于人数太少,他们不得不昼伏夜行,耽搁了太多时间,也绕了太多的弯路。

这一绕路,不仅让他们消失在了梁军的视线范围之内,也让他们错失了与陆人王率领的伏兵碰面的机会,正因为如此,他们从始至终都没有向主力大军发出过任何预警。

然而当南陈仅剩的七万大军被包围在南阳城里以后,顾正武和他的军队也终于收到了这个消息,他顾不上再去骚扰沂州府内的梁军,赶快率兵退向了南阳城,尽管他不知道去了南阳之后又有什么作用,可离大军近一点,他的心也会感觉安定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