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雁字归时燕南归(2 / 3)

加入书签

知道哪里点燃了炮仗,整个街道都回响起一片噼噼啪啪的声音。

顾正武的视线不断在两旁拥挤的人群中划过,他从没想过自己的婚礼竟然会引来这么多人的参观,在江南的时候,他也曾想过自己以后会娶一个什么样的妻子,或许是哪个小门小户的小家碧玉,又或许是某个和自己情投意合的民间女子,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后竟然娶了一个公主。

正在走神之时,前方突然传来了一阵喧闹的声音,接着整个队伍停下来,吹锣打鼓的声音也静止了,整条长街,就好像突然间变成了一片安静的稻田,除了稻穗似的密密麻麻的人头,只剩下前方传来的争执的声音。

还没等顾正武询问,前方就折回来一个送亲的军士,这名军士跑到顾正武的马头前,行了个礼道:“大人,前方有人拦住去路,说是想请大人对一首障车诗,大人看该怎么办?”

“障车诗?”顾正武惊讶的睁大了眼睛,他倒是听说过梁人婚嫁时有这样的习俗,可这是公主的大婚,难道也有人敢拦在路上考难新郎?

带着一丝好奇,顾正武骑着马走到了前方,正好看到一群维持秩序的军士在和几个文人打扮的士子推推搡搡,这几个士子出人意料的强壮,面对训练有素的军士,竟然在推搡中不落下风,一边挣扎还一边喊着:“驸马爷难道就不敢出来让我们见识一下你的风采吗?”

顾正武觉得这几个士子出现的很突兀,但却没有多想,叫住了那些正在推搡他们的军士,对那几个士子问到:“就是你们想要考究我?”

那几个士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似乎彼此暗中使了个眼色,然后一起点头到:“正是,我们有一首障车诗,想要请驸马爷来对上一对。”

顾正武摇头笑道:“本官是个武将,肚子里的墨水不多,恐怕要叫几位失望了。”

“没关系。”其中一个看起来稍微秀气点儿的士子说到:“这首诗也不难,只是有些疑惑想要请驸马爷解答一番,驸马爷尽管对就是了。”

顾正武想了想才点头到:“好吧,你且说来听听,若是对不上,诸位也别笑话本官。”

“那驸马爷听好了。”一听他答应了,那人脸上立刻露出奸计得逞的笑容,清了清嗓子念到:“凤凰台上凤凰飞,青丝白首永相随,洛阳儿郎千千万,何日轮到燕南归?”

这诗一出口,周围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声音立刻安静下来,顿了大概几息之后,就仿佛涨潮般的议论声反扑过来,迅速形成了一片巨大的声浪。

真是太大胆了,竟然敢在公主大婚的礼仪上质问新郎的资格!

“何日轮到燕南归”,这岂不是在质疑洛阳有无数的好儿郎,为什么却偏偏选了这个燕南归?

这群人真是活腻歪了,居然敢质疑公主的选择!

可与此同时,周围也有不少支持他们的论调,因为在洛阳城中,倾慕沁阳公主美貌的人可不在少数,上至达官贵族家的年轻公子,下至贩夫走卒家的适龄青年,对沁阳公主仰慕者不知凡几。

这些人对顾正武自然也是又恨又妒的,更何况顾正武还是个陈人,居然摘下了皇家最美的花朵,就算平日里他们不敢把这种怨气表露出来,心底又何尝没有过质疑?

结果这首诗一出,立刻引起了他们一片喝倒彩的声音,反正此时此刻这里有几千上万人,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谁在喝彩,所以他们喊的倒是蛮使劲,也蛮畅快,似乎要把心中早已积压良久的怨气发泄出来。

这时场中唯有一人,对这首诗感到一丝错愕,那便是今天的新郎官顾正武。

然而顾正武错愕的原因,却不是因为这群人诗句中对他的讥讽,而是因为他感觉这首诗很别扭,似乎明着是在讽刺他,可其实又好像在暗指着什么。

因为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用词很有问题,如果是为了讽刺他,那用“洛阳儿郎千千万,为何轮到燕南归”岂不更好,为什么偏偏要用个“何日”,这让最后一句话听起来,倒好像是在问日期,而不是在问原因。

难道是那个写诗的家伙文采其实也有限得紧,才出现了这样的纰漏?

顾正武觉得没这么简单,以他的文采,都能听出这诗中的问题,那人敢在千万人面前用这首诗来质问他,难道是个草包?

顾正武觉得这样说不通,于是抬起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念诗的士子,然后当目光投射过去之后,他突然间怔住了,因为他看到在那个士子的身后,有一个异常熟悉的身影,正一动不动的凝望着他。

“二……弟!”顾正武从喉咙里挤出这两个字,一霎间,他仿佛什么都明白了,原来这首诗根本就不是为了想要讥讽他啦蛤蟆吃了天鹅肉,这首诗,只是想问他一个问题——“何时归”?

顾正武感到一股酸意涌上了鼻头,身为一名武将,他几乎从不在人前流泪,可今天,当看到顾正阳的身影那一瞬间,他却几乎忍不住要泪流满面,他没想到,顾正阳竟然会出现在这里,出现在他迎娶梁朝公主的迎亲之路上。

心里有太多的话想要对顾正阳说,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