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雁字归时燕南归(3 / 3)
千言万语到了喉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只能透过泪眼迷蒙的眼眸,和他的眼光交织在一起。
底下的人群等了好半天,也没发现新郎有任何反应,胆子大一些的便开始聒噪起来,渐渐这声音汇成了一股洪流,作为正牌的梁人,他们是很乐意看到这个从南陈过来抢走了他们皇室之花的男人吃瘪的。
尽管他是驸马。
可顾正武对周围的嘘声不闻不问,他现在眼里只有顾正阳的身影,他知道顾正阳为何而来,也知道那首诗肯定是出自他的手笔,他真的很想立刻下马,冲到他面前,问他一声“父亲可好,你们可好”,可是他知道自己不能那样做,他现在是燕南归,不是顾正武!
没有人注意到两兄弟的目光在私底下无声的做着交流,周围的嘘声越来越大,渐渐盖过了军士们压制的动静,那些原本就对顾正武抱有敌意的梁人,更加为沁阳公主感到不值,她看上的男人,原来就是这样一个不通文墨的草包?
直到这声浪将顾正武从走神中拉扯回来,他才发现周围的人群不知何时已经由欢呼变成了狂嘘,恐怕是大家都以为他对不上这首诗,所以尽情的表达着对他的鄙视。
既然不能直接说出来,那我就用诗来回答你吧!
顾正武这样想着,沉吟片刻,开口念到:“蒲草青青韧如丝,欲将我心做磐石,磐石不惧春秋去,雁字归时燕南归。”
原本嘈杂的嘘声在这一瞬间隐去了,然后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好”,漫天的嘘声突然间又转化成了如潮的掌声,接着有人吹起了口哨,大赞驸马爷果然是好文采,真是做得一首好诗。
可实际上,在这围观的几千上万人之中,真正听懂顾正武这首诗的,却只有一个顾正阳。
从表面上来看,这首诗似乎写的是新郎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新娘坚韧不移的感情,这感情经得起岁月的侵蚀,只要一封书信,两人即使相隔万里,也会飞奔回来永远相聚。
顾正武似乎想要告诉所有人,为什么“洛阳儿郎千千万”,但沁阳公主却只选了他一个“燕南归”。
可实际上,他却是在借着这首诗告诉顾正阳,不管他身在何处,不管经历多少岁月变迁,他从来都没有背叛过国家,他的心,一直如磐石般坚定。
够了,有了这一句,顾正阳已经觉得够了。
他们是兄弟,是血脉相连、生死相依的亲兄弟,即便顾正武不做任何解释,可只要听到他说这一句,顾正阳便已经觉得足够了。
不管他之前做了什么,不管他为什么会变成梁朝的驸马,顾正阳觉得这一切都不重要了,他从顾正武嘴里听到了他的心意,听到了他的坚定,他来洛阳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接下来,只剩下一件事情还没告诉他。
顾正阳突然转身挤进了人群,尽管人潮密集难当,可他还是努力确保顾正武始终能看到他,一直到挤出人群的后方,他抬脚走进了自己寄宿的那家“云来客栈”,回过头,看到顾正武的视线始终落在他身上,微微一笑,他抬头看了看头上的牌匾,又伸手在门轴上敲了三下,然后转身消失在了客栈之中。
尽管这个过程中,他没有说一句话,可他相信顾正武能看懂,就像他能毫不费劲的听懂顾正武的诗。他们两人是嫡亲的兄弟,彼此间已经熟悉到了不需要任何语言,便能明白对方所有行为的地步。
我在云来客栈等你三天,来找我!
↑返回顶部↑